如果说2020年了你还没听说过“刷脸支付”这一热词,那你真的是out了!华淦看支付刷脸支付在2019年成为支付产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监管层、三大成员,还是银行、支付机构以及收单外包机构,都在持续关注新兴技术带来的市场机遇。 越来越多的有利因素正在促成华淦看支付刷脸支付的兴起。 二维码支付市场趋于饱和 根据*机构公布的数据计算,2018年基于微信支付、支付宝人均每日交易笔数约为2.2笔/天,这表明普通消费者已经习惯使用二维码支付。 此外,2018年末,微信支付对外公布数据,其绑卡用户数量已经突破8亿。2019年9月,支付宝则宣布其**用户数已经突破12亿。作为后来者的云闪付App,也在2019年9月5日宣布其用户量突破2亿。这为华淦看支付人脸支付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账户基础。 看支付人脸识别技术不断成熟,消费者认知提升 **较好的看支付人脸识别技术水平为千万分之一误报下的识别准确率接近99%。而支付宝在发布“蜻蜓”时也表明,其人脸识别99.99%金融级安全识别度。华淦看支付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具备在支付领域的商用能力。 在消费者认知方面,手机上的人脸识别应用,提升了人们对该技术的认知。此外,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2016-2018年期间进行的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用户对包括看支付人脸识别在内的生物识别技术认知,从2016年的70.6%提升到2018年的85%。 看支付刷脸支付受**鼓励,相关监管跟进 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已有**170个城市的政务服务支持“人脸办事”,在政务方面,**鼓励应用华淦看支付人脸识别技术。此外,诸多政务类App也在积极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以完成实名认证。 2018年年初,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优化企业开户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7〕288号),鼓励银行积极运用技术手段提升账户审核水平,其中包括华淦看支付人脸识别。 2019年5月23日,全国首笔基于央行支付标准的线下看支付人脸支付交易在宁波完成。到10月20日,银联基于金融安全标准的华淦看支付“刷脸付”正式发布。 9月6日央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就要求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并予以规范。 “码联”即将到来,成员场景壁垒将消除 据《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银发〔2019〕209号)的要求,“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此外,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金融科技分论坛上表示,将进一步加快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标准,统一监管规则,推动实现不同App和条码的互认互扫。 在“码联”即将到来之际,成员的二维码支付场景壁垒将消除,这使得成员有一定理由将目光转向看支付人脸支付。 华淦看支付刷脸支付未来可期 2019年,在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双成员推动之下,可谓是中国看支付人脸支付元年,但在这一年,成员的政策与市场正处于磨合期,受限于终端设计周期与产能问题,2019年人脸支付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5亿元。 而到2022年,央行金融科技三年规划已经完成,政策稳定的同时,市场也将趋于稳定。从厂商终端情况、商户情况、市场接受度、政策等方面综合评估,2022年人脸支付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85亿元,并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让华淦看支付刷脸支付更好的落地到大街小巷,用较快速度帮助代理商抢占市场份额,静候爆发期的到来!